赵淳生院士团队在两项学生竞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者:吴大伟发布时间:2021-09-06动态浏览次数:245


近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以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纷纷落下帷幕。其中,我团队芦小龙老师指导的“基于压电作动的声操控型精密微机器人平台”项目荣获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赵盖老师指导的“擘星科技——全球超声电机的引领者”项目荣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一等奖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果。在探月工程项目中,我校赵淳生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超声电机执行机构相继在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探测器上得到应用,对月球探测任务的圆满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嫦娥五号”严苛的工况和性能指标,赵院士八十岁高龄仍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制了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好极端环境适应能力的超声电机组件,在“嫦娥五号”探测器上顺利完成了光谱仪反射镜面精准控制的使命。赵院士“崇德效山,求是学海”的精神也时刻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


第三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于今年4月正式开赛,共有来自167家培养单位的762支队伍参加,其中共有730支队伍提交了作品。大赛主要围绕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等各个领域,重点考核研究生的市场需求洞察、创新性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等能力,按照创意作品的成熟度和技术特点分成仿真组、部件组和集成组、医疗健康专项组四类。经过初赛评审,共有172支队伍入围决赛。

由赵院士团队芦小龙副教授指导的“基于压电作动的声操控型精密微机器人平台”项目在此次竞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这也是我校首次在该项赛事上斩获一等奖的殊荣。本项目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快速检测诊断当中对集成化微型智能实验检测设备的需求,结合压电作动与微纳操控技术,搭建了声操控型精密微机器人平台。通过与视觉反馈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活细胞及微颗粒的长距离定向精准运输。该平台充分利用了压电微驱动器件功率密度大,体积紧凑的特点,无需外接复杂管路即可实现高精度捕获与驱动,不仅适用于细胞与微生物的光学检测,在面向空间微重力环境使用的微全分析系统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以来,江苏省共有146所高校的9.42万支团队37.75万人次报名参赛,参赛团队和人数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升。本次大赛是全省参赛面最广、覆盖高校最全、参赛团队最多、参赛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也是规模最大、形式最新、最为生动的思政大课堂,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由赵院士团队赵盖副教授指导的“擘星科技——全球超声电机的引领者”项目在此次竞赛中斩获初创组省赛一等奖,也是我校在本届“互联网+”赛事初创组唯一进入国赛的项目。超声电机是一种利用超声振动进行动力传递的新型微特电机,与电磁电机相比,具有重量轻、定位精度高、电磁兼容性好、断电自锁、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是高端装备作动系统性能提升和换代的理想选择。赵淳生院士团队瞄准这一变革技术,研制的超声电机已成功应用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激光通讯卫星和核磁共振等系统中,部分性能已超过日本最先进水平,为我国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和生物医疗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