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1日至15日在日本神户召开了压电材料与作动器应用国际研讨会(IWPMA 2018),该会由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共同发起,是目前压电作动器技术研究领域最大的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由日本东京大学和神户大学共同举办,其中11日为会议注册时间,12-14日为正式开会时间。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立陶宛、韩国、日本等国的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人员共计200余人。除了学术界代表外,Polytec, Fuji Ceramic等工业界也派出代表和产品,展示了功能材料和压电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
我所派出一支代表团参会,由赵淳生院士和杨颖教授担任顾问,吴大伟副所长担任领队,3名教师和13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人数达19人,是本次国际会议阵容最强大的代表团。本团队为了此次国际会议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1个邀请报告,14个分会报告和2个海报展示。此外,本所的两名教师赵盖副教授和芦小龙副教授还被会务组指定为分会场主席,两位青年教师在国际会场上表现出了良好的交流和应变能力,获得了参会代表们的一致认可。
12日上午9时许,召开了IWPMA 2018的会议开幕式,主办单位的Morita教授致开幕词,并介绍了参会的情况。此次会议主要分为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以及海报展示,其中大会报告由主办单位邀请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三位著名学者依次在12-14日的上午进行报告,而分会场报告根据不同专题分为压电材料与应用分会场、压电作动器与传感器分会场、压电超声技术与应用分会场、智能材料与结构分会场以及能量收集分会场。所有进行口头报告的参会人员根据各自所投稿论文的主题分在不同的分会场进行报告。所有的海报均粘贴在参会酒店的展厅,所有参会人员在每天特定的时间进入展厅参观海报上介绍的科研进展。
第一个特邀报告来自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技研究院的Akedo教授,题为“气溶胶沉积制备的陶瓷薄膜及其应用”。该研究详细介绍了气溶胶沉积(AD)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技术特点,基于该技术可制备的薄膜厚度为20nm至几微米,填补了当前陶瓷薄膜制备的中空地带,并已成功运用到兰姆波共振光学扫描探头上。该技术对于发展柔性压电功能元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个特邀报告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的Ogi教授,题为“无线无电极式石英晶体微平衡MEMS生物传感器”。该研究利用电磁波激发与接收机制,探测薄膜型石英传感器剪切振动的共振频率变化,进而根据质量负载效应对液体中的生物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判断。该报告为基于压电效应的高灵敏度传感器的无线化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三个特邀报告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Friend教授,题为“纳尺度声流控技术”。该研究率先提出了在纳米尺度能够实现高效操控流体的技术,依靠声波振动,可以在100纳米甚至更小尺度下,完成纳升液体的可控输送。该技术对于发展声学微操控器件以及探讨该技术在纳米机械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团队的吴大伟教授在会上做了“高频压电换能器件技术及其应用”的邀请报告,介绍了一种微型化的高性能压电换能器技术。报告内容引起了多名代表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此外,本团队其余师生的精彩报告也得到了参会专家们的点评和关注,报告内容涉及压电器件设计,超声电机控制,纳米马达技术和功能压电材料技术,基本涵盖了本次会议的所有主题,借助此次会议实现了参会人员与外国专家的充分交流与互动。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研究所师生充分了解了当前国际上压电作动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譬如中国在超声电机与压电作动器领域所提出的多种先进的设计方案、德国在单维度和多维度超声焊接领域的发展现状、日本在压电微流体器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美国在能量收集方向的发展与应用情况。通过此次会议,为本所及时跟踪国际上在压电作动器领域的最新发展现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为我国压电作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